close

清明節回家時,和母親又有了一段不是很愉快的對話。

當時,也不知道怎麼了,只覺得想要好好溝通,其實我知道我心裡又急又氣。怎會這樣呢?為什麼母親一句「對啦!你的事情最重要,你朋友永遠都比家人重要!」會讓我聽起來這麼刺耳、讓我這麼氣?

想好好冷靜思考該如何回應,卻一點辦法也沒有,我知道我完全卡住了…。

透過讀書會的呼吸,我慢慢發現到這是自從大三出道當同志之後,累積而成的「疏離感」。本來是個沒見過世面的學生、很單純的孩子,我和媽媽可以聊很多事情,學校阿、老師阿、同學阿…之類的,出道後發生過一次被嚴重懷疑的事件後,我完全退縮了,根本不敢在家人面前承認自己是同志,因為當時父親的反對態度令我十分害怕!這幅畫面至今我仍記憶猶新。本來很天真的以為:就是因為這樣吧,即便我再怎麼想要出櫃,卻是如此的害怕、一點勇氣也沒有。

沒想到,是因為我還在找尋自我認同…。

甚至,我根本就還沒認定自己是「同志」。

回想起來,出道沒多久,接觸了一種可以用很不愛自己的方式來玩生活、享樂,我以為這樣可以讓自己得到真正的快樂,其實,除了這是我習慣性、甚至喜歡使用不愛自己的方式,但就另一種層面來說,我在找尋一段關係、自我認同。

上健身房努力練身體,自以為很簡單的理由:我就是喜歡把自己練成這樣,因為我喜歡這一型的身材阿!然而,只要幾天沒去健身房,我就會覺得受不了、很想趕快去鍛鍊一下,其實更深的去看,我是想要讓眼睛吃冰淇淋,因為那邊都是我的菜,「喔!原來我上健身房一直也是在找認同。」

到了去年認識阿輝、加入讀書會、接觸露德、參加新生命團體,我能說我沒有對「喜歡的型」的期待嗎?「不可能!我有期待,真的想看看會不會有自己的菜。」我竟然在這些事件上,很不自知的找尋自我認同…。

甚至到了今年參加同志熱線電話義工培訓、決定要幫忙帶新朋友支持團體,理智上我真的想要開始幫助別人了,朋友問:「那為什麼想要選擇跟同志有關的呢?」「因為我是gay阿,如果可以為這個圈子做一點事情,我會覺得很高興。」哈!理智上這的確是我想做的事,100%正確,但是當我深入一點去覺察,每週一四上班時就會很期待今天晚上可以去熱線機構上課,然後很開心、興奮,原來這是因為我可以在這個機構找自我認同,也就是把自己丟進去一個都是「自己人」的環境裡,難怪我會這麼高興的期待。

不過想想,我就是想要這樣身體力行吧!正因為我是個找尋自我認同的孩子,我在慢慢的找回自己的力量,so…let it go…,就算今天還不敢出櫃又怎樣,哈!

我知道我打從心底真的很愛我的父母,我很清楚,「我想跟他們靠近」的心願是絕對不變的…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ysss4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